首页

搜索

五百七十五、从长计义

    在场的军官不禁大喜,没有料到自己还有机会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人了,因为小圣人虽然问话,眼睛却盯着一个人。

    在场所有之人望着此人,没有料到赵平的心目中的人竟然是此人。

    曹克等人本来心里还有一个念头,看见赵平的目光,只好把想法埋在自己肚子里面。

    郑鼎不禁目瞪口呆,也没有料到小圣人竟然属意他。

    要知道,他可是一个降将,比不得曹克这些根正苗红赵家庄老人。

    郑鼎只好恭恭敬敬上前:“小圣人,末将愿意到西宁,恳请小圣人批准。”

    “汝应如何应对?”赵平并没有回答他的话,反而问道。

    虽然赵平中意,但是也要服众才行。

    郑鼎想了想,恭恭敬敬回答:“以赵家庄为主,兼容并蓄。”

    “定之说得有理,但是如果遇到胡人攻进呢?”赵平先赞同他的说法,

    郑鼎想也不想,直接回答:“直接地打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如果吐蕃打来了呢?”赵平赞同一声,顺口问道。

    郑鼎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,冲口而出:“吐蕃会打吐蕃,不会吧?”

    果然不是官场之人,赵平不禁摇摇头。

    不但赵平摇摇头,就是王文修要摇摇头。

    如果说雨奇石是他的下属,那么郑鼎则不但是最佳的搭挡,更是他最有力的保障。

    可以说除了赵平,没有人比他更加关心郑鼎。

    听说郑鼎此话,王文修心里先是愕然,后来则释然。

    毕竟郑鼎虽然兴元府当过佥事,但是对于官场黑暗并不知。

    毕竟,胡人的讲究的武力,一切以武力为主。

    汉人官场弯弯拐拐特别多,如果不小心就会有陷进。

    而吐蕃的官场更加复杂,它不但干弱枝强,而且喇嘛教隐隐约约还在贵族之上。

    赵家庄再强势,西宁汉人占极少数,而且又是刚刚到吐蕃。

    赞普把赵家庄带进吐蕃,也把仇恨带进了吐蕃。

    如果是吐蕃人自己监国都有可能造反,更不用说赵家庄这个外地之人。

    赵平摇摇头,引导郑鼎:“胡人部落与部落之间有战斗没有?”

    “末将受教。”郑鼎马上明白了,恭恭敬敬一礼。

    知道就好,关键是如何应付。

    赵平慢慢品茶,顺便问道:“遇到此事,汝应如何相处?”

    看来小圣人刚才有些不满意,现在必须好好表现。

    “禀告小圣人,当然在保证赵家庄利益不受损的基础上,最大限度维护王宫的权威。”郑鼎想了想,组织了语言慢慢回答。

    赵平点点头,望着他问道:“还有呢?”

    “禀告小圣人,打不还手,骂不还口不是赵家庄的性格,当然必须打回去。”原来小圣人对自己回答不太满意,郑鼎一咬牙,断然说道。

    “记住,搂草打兔子,顺便而为。吐蕃是化外蛮夷,不打就不服。不过,赵家庄是讲理的,人不犯吾,吾不犯人。”赵平望着,沉声说道:“不打就不打,打就要打出威风,打得对方服气为止。”

    郑鼎目不转睛望着赵平,一边点头上边记在心里。

    “当然,汝开始到吐蕃,关键是站稳脚跟。只要对方不过分,可以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待到兵马训练到位,就可以放开手脚,大干一场。”想到吐蕃毕竟遥远,面临胡人与吐蕃双重夹击,不得不小心翼翼,于是赵平又交待一下。

    “小圣人,赞普恳求统一吐蕃,不知可以帮助王宫统一不?”郑鼎想了想,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
    他必须要小心翼翼提问,因为赵平根本就没有交待他。

    做一番大事乃是每个男子的心愿,难得上天有如此眷顾。

    如此大好机会都浪费了,岂不可惜?

    不但他眼里充满了炽热,就是王文修眼里也同样充满炽热。

    他年齿也不大,也不过刚刚才五十,还有一二十年可以活。

    如果在他有生之年把吐蕃统一起来,他不但没有白来世界一趟,更可以在王家牌位上光宗耀祖。

    赵平看着两人跃跃欲试的样子,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想法。

    他来到舆图面前,指着吐蕃的舆图说道:“吐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,一边是东吐蕃,一边是西吐蕃。东吐蕃地势相对平坦,西吐蕃更加险峻寒冷。这个东吐蕃,曾经被唃厮啰统一过。东吐蕃由于有一个大湖,名唤青海,不妨就叫做青海。如果尔等有机会,可以先把青海一部的吐蕃统一起来,这个也算完成了松于赞普的交待。”

    “小圣人,为何不把东西吐蕃全部统一起来?”郑鼎不解地问道。

    此人果然不懂官场,赵平摇摇头:“我只是监国,以后这个吐蕃早晚得还政于现在这个小赞普,难道让赵家庄要做作嫁衣裳之事吗?当然不可以。况且,西吐蕃全部都是高山,高原反应强烈,伤亡大量赵家庄兵马,此事得不偿失。”

    “小圣人,自从前朝后代之后,吐蕃已经一蹶不振,为何不一鼓作气把整个吐蕃拿下呢?”郑鼎更加不解了。

    果然此人只会打仗,不懂治国之道,纯粹是一个武夫一个。

    赵平端起茶杯,轻轻缀茶一口,望着王文修:“子养,汝说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既然两人都要到西宁办事,他倒要看看两人的眼光。